跟爸爸争夺妈妈的孩子,家庭心理沙盘是如何介入,并能发挥作用的?
爸爸生病在家静养后不久,小硕脾气就很大,经常大喊大叫。妈妈对此不解,因为以前并不是这样的。
由于工作关系,爸爸一般在暑假、寒假回来陪伴小硕。每次在家住1个星期到10多天,就要返回了。妈妈一直告诉小硕,爸爸工作忙,工作特殊,所以在家时间比较短。这样,小硕基本习惯了家里没有爸爸的情况,无论上学、放学还是周末、假期,基本都是妈妈陪伴着他,一直到他3年级上学期。
3年级下学期,爸爸身体不适,回家静养并做康复。这样妈妈不再如以前那样,时时处处都要陪伴小硕了,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到爸爸身上。在准备饭菜时,也会优先考虑给爸爸。
这时,他开始缠着妈妈,发脾气,甚至跟爸爸抢吃的。妈妈对此很不理解,觉得孩子太不懂事了。避免不了指责他,甚至惩罚他。

可是令妈妈没想到的是,小硕竟然以更激烈的叛逆来回应,不仅会情绪失控,大喊大叫,而且出现了厌学的情况。厌学让妈妈彻底慌了神。打骂、恐吓甚至威逼利诱,早就对10多岁的孩子不起作用了。当家庭心理沙盘进入小硕家时, 小硕已经发展到,动不动就以身体不适,或者随便一个借口,就不去上学了(出现拒学行为)。
看到心理沙盘那一刻,小硕就被吸引过去,他自己主动地摆起沙盘来。
经过对首次沙盘的分析,以及跟妈妈充分讨论,我们逐步找到小硕为何会出现厌学,甚至拒学的原因。
小硕摆放的首次沙盘,虽然是自发、主动的,也没有大人做引导,但我们知道,对儿童来说,他们更容易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看到的沙具上。只要动手做,就会有效果。
小硕所摆放的沙盘,看似一个动物们的演唱会,实际也是他们家庭情况的反馈。
一头大黄牛,用头靠近一只老虎,小猫蜷伏在一边角落里,距离很远。在小硕描述其间关系时,老虎满眼只看到大黄牛,他们俩在商量要开一场音乐会,而小猫并没被邀请。在这种情况下,小猫会怎样呢?小硕说,小猫会施展魔法,让演唱会开不成。
孩子的内心是清澈透明的。演唱会是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三者之间的关系。
老虎与黄牛,大概率是妈妈与爸爸了,不被邀请的小猫是谁呢?很明显是小硕了。(这种关系,只是在孩子描述沙盘构图时心理师的一种“感觉”,这种感觉也不需要给他或父母做讲解的。心理师只需要自己内心清楚就好了。当然,这很考验定力。)
由于不被邀请,所以小猫要捣乱,不让他们的演唱会顺利开展。
演唱会代表什么呢?这时候就要结合最近发生的事情:让小硕上学、自己不去吗?不是,应该是爸爸回家养病,妈妈更多精力与时间去陪伴爸爸。虽然孩子可能说不出琴瑟相鸣之意,但妈妈更多地在陪伴爸爸,在孩子看来就是一场演唱会,只是这场演唱会没他什么事,他甚至连个观众都不是。
结合小硕最近遇到的事情,我们会明白,其实整个家庭沙盘在诉说了一个情感争夺的故事:小猫跟大黄牛在争夺老虎的关注。争夺不到,就要捣乱,能用的方法都使用上了——大吵大闹发脾气,厌学甚至拒学。
对小硕这种心理动因分析出来后,剩下的就是如何让家庭心理沙盘发挥作用了。
我们以小硕所摆放的初始沙盘为“主题”切入,进行了二次沙盘。在指导之下,进行了跨时空的想象游戏(心理舞台剧):没被邀请的小猫,开始慢慢靠近老虎与大黄牛,让老虎看到它,并试着主动参加到他们的演唱会中——原来不用通过捣乱,也可以融入到演唱会中去。
经过想象游戏之后,小硕又摆了个心理沙盘。这个沙盘构图,就不只是一场演唱会了,还成为一场生日宴会,其他小动物也一起参加进来。
与此同时,我们也指导妈妈做了家庭心理沙盘。通过这个沙盘,妈妈觉察到,自己确实没有合理地分配时间与精力,让孩子受到了冷落。——家庭心理沙盘中,很多问题是需要来访者自己去觉察与感悟,而不是由心理师直接告知。

后来,妈妈跟小硕、爸爸在饭前,郑重地做了检讨,并作出承诺,表达以后会尽量像以前一样陪伴小硕,但也请小硕理解,生病的爸爸需要更多照顾。被理解的那一刻,小硕不仅懂事地点了点头,也理解了妈妈与爸爸。
自此以后,小硕不再抗拒上学了,又回到以往朝气蓬勃的样子。
============
这个家庭心理沙盘案例中,借助孩子自动自发地被沙盘所吸引的机会,及时地对初始沙盘做了分析,并引导他做了“想象游戏”。这是最关键的。
随后,指导妈妈通过家庭沙盘,觉察到问题所在。之后,妈妈用实际行动,表达了自己的歉意。至此,母子之间相互理解了,情感获得交流。原先迟滞的情绪流动,再次畅通了。这样孩子原来抗拒上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——让妈妈看到。
这个家庭心理沙盘可以说是很快速地就起作用了,并没有经过多少次连线。这里,家庭心理沙盘介入的时机很关键也很巧妙。我觉得这也是跟家庭氛围、孩子的问题情况与素质有很大关系。
【李守龙博文日记总第2303篇,心理沙盘2025-084】
上一篇:父子冲突的问题,父亲以为读本书就能解决?http://www.xinlisp.cn/202506271914.html
【李守龙博文日记总第2303篇,心理沙盘2025-084】
上一篇:父子冲突的问题,父亲以为读本书就能解决?http://www.xinlisp.cn/202506271914.html